摄影艺术创作中的模糊与意识状态

来源:模糊系统与数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摄影艺术创作中存在的局部或整体模糊现象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视觉审美形式和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摄影艺术中特有的模糊美学的一种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拍摄者展现其本体意识

摄影艺术创作中存在的局部或整体模糊现象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视觉审美形式和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摄影艺术中特有的模糊美学的一种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拍摄者展现其本体意识与创作动机的结果,是摄影师艺术创作的综合意识体现。根据约翰·W·桑特罗克关于意识的相关定义,意识是对于外部事件和内部感觉的知觉,包含对自身知觉以及对自身经验的看法。[1]换言之,在意识的作用下,个体经由感觉和直觉,能够感知自身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刺激,并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上所有的想象、记忆、忧虑以及自身计划或正在进行中的所有行为活动。[2]

同时,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意识活动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从艺术创造的构思到实现,到都伴随着个体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意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往往又处于无意识、潜意识及有意识这三种杂糅并存的状态下,且这种并存状态下又以其一定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知性伴随着摄影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因而, 创作者的具体意识状态总是与摄影创作中模糊现象的产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1 无意识的模糊

若将意识定义为个体对内外部一切刺激的感知,那么无意识状态便是个体对内外部环境中的一切刺激没有感知,没有控制的情形。所有像肠蠕动、心跳等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都不受人的意识的控制,外在环境中不在感知器官感知范围内的所有事物也是如此。简单地说,外部环境中的客观条件变化,以及主体自身内在的心理活动等主体未察觉、未感知的行为就是无意识的行为。因此,对在摄影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无意识行为下产生的模糊现象进行剖析,可以从客体和主体两个角度出发。

1.1 客体主导的不确定性

摄影创作者的创作活动都是以客观世界为依据的,创作者将客观世界中的影像映入头脑中进行解读,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参数设置,将自己的构思拍摄为可以保存的、固定的影像。在拍摄过程中,客观世界和创作者的技术手段,都是会对照片的最终呈现结果产生影响的客观因素。如果把摄影当作是一种技术手段,那么摄影的作用无疑就是能够保留住某些不能再现的场景,某个无法挽回的时刻,可能作为记忆,也可能作为证据。

从理论上来讲,摄影作为记录过去的一种技术手段,所拍摄的影像应该是清晰明了的。但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处在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的状态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比如大海的波涛、山顶的日出。当创作者要对这些转瞬即逝的事物进行抓拍时,就容易出现模糊现象。因为被抓拍的事物适合固化下来的状态其存在的时间往往极为短暂,而且被拍摄的事物与拍摄者之间没有任何契约,因此,在对这类事物进行拍摄时,拍摄者往往更注重自己的直觉,而不是先前已有的构思。当拍摄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时,这些不可控因素往往会随着影像一起物化,最终成为照片中的模糊影像。

1.2 主体本身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是由于创作主体自身意识活动之外的主观原因而导致的模糊,所以主体对此无法感知、无法察觉。首先,摄影作品从构思到最终的呈现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创作者要实现“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转变。创作者通过相机,把脑中的理想画面,呈现为一张张真实的影像。但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中的心理活动都带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这些不可控性很容易导致物化阶段中创作者实际构思与创作结果的偏离。其次,不同的创作动机也会导致创作过程中偏差的出现,从而产生模糊。摄影者以整个现实世界为原始创作元素,其最终作品以固定影像的形式呈现,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意识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虽然它的构思过程有一定的预估,但它以现实世界为素材,将创作者的自主性圈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限制了创作者随意性和自主性的发挥。特别是需要进行抓拍时,创作者不能对素材进行控制,不能自由从容地进行构思甄选,只能通过快速操作相机拍摄素材。此外,创作者选择好的拍摄素材也不无时无刻地处在变化之中,树叶的摇晃、云彩的飘动、飞鸟的降落,等等,只要驱使创作者进行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有强和弱的对立,创作者的内在动机就会对作品形成的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来自创作者自身的模糊状态的把控。

最后,当摄影师用手举起照相机准备创作时,就是整个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形之于手”阶段的开始,这可以成为摄影师按下快门的这个动作作为拍摄过程的中间节点。创作者在这个节点之前的所有构思与想象都是带有绝对的主观性的,再完美的作品也只是存在于创作者的头脑中。只有当摄影师举起照相机使拍摄对象的技术性指令直接进入到创作者的意识范围,但是当“形之于手”的过程开始之后,“形之于心”的活动也并不会中断。在拍摄的过程中,受个体自身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影响,创作者的大脑依然会不断地进行构思,依然会有无数的新指令传到创作者的意识活动中。因此,作品在“形之于手”的物化阶段往往会发生一些潜在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可以说成是“误差”,由于新指令与旧指令的交替碰撞,使得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形成偏离,即焦点位移,景深变化或者画面模糊。一般来说,这种状态下人的意识不会察觉到是否存在误差。这是因人脑无法意识到的心手不一,因而由此出现的结果模糊性,也不在意识活动的范围之内,属于无意识模糊。

文章来源:《模糊系统与数学》 网址: http://www.mhxtysxzz.cn/qikandaodu/2021/0303/378.html



上一篇:模糊是低特质波动率异象的成因吗来自中国股市
下一篇:浅析经典书法之美的清晰性读马斌先生书法观典

模糊系统与数学投稿 | 模糊系统与数学编辑部| 模糊系统与数学版面费 | 模糊系统与数学论文发表 | 模糊系统与数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模糊系统与数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